文章分类
历史文章

常见养殖品种(水蛭)

       水蛭,俗名蚂蟥,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已有记载,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;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,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,其干制品泡制后入药,具有治疗中风、高血压、清瘀、闭经、跌打损伤等功效。近年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。历史上以自然捕捞为主,但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,野生水蛭资源锐减,但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,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。

1. 形态特征
      体长稍扁,似圆柱形,体长约2-15 cm,宽约2 mm-1.5 cm。背面绿中带黑,有5条黄色纵线,腹面平坦,灰绿色,无杂色斑,整体环纹显著,体节由5环组成,每环宽度相似。眼10个,呈∩形排列,口内有3个半圆形的颚片围成一Y形,当吸着动物体时,用此颚片向皮肤内钻进。身体各节均有排泄孔,开口于腹侧。雌雄生殖孔相距4环,各开口于环与环之间。前吸盘较易见,后吸盘更显著,吸附力也强。
2. 适宜生境
      生活在稻田、沟渠、浅水污秽坑塘等处,嗜吸人畜血液,行动非常敏捷,会波浪式游动,也能作尺蠖式移行。每到春天,气温回升后开始活动,6-10月均为其产卵期,冬季往往蛰伏在近岸湿泥中,不食不动,生存能力极强。
      水蛭属冷血环节动物,在我国南北方均可生长繁殖,主要生活于淡水中的水库、沟渠、水田、湖沼中,以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或无污染的小河中最多。生长适温为10-40℃,北方地区低于3℃时,会在泥土中进入蛰伏冬眠期,次年3-4月份高于8℃左右后出蜇活动。
      水蛭为杂食性动物,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主要生活方式,常以水中浮游生物、昆虫、软体动物为主饵,人工条件下以各种动物内脏、熟蛋黄、配合饲料、植物残渣、淡水螺贝类、杂鱼类、蚯蚓等作饵。
3. 分布情况
      我国大多地区的湖泊、池塘以及水田中均有发现。主产分布于山东微山、东平、南阳湖等地,以微山湖产量最大,除供应本省外,并销往东北、河北、山西各地。江苏苏州市郊、吴县等地所产亦会外销一部分。此外,浙江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陕西、河北、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等处亦产,但均自产自销。
4. 种群类别
4.1 日本医蛭
      又名医用蛭。体狭长稍扁,略呈圆柱形,体长2-5 cm,宽2-3 mm。背面绿中带黑,有黄色纵线5条。腹面子坦,灰绿色,无杂色斑纹。体环数103;环带不显著,占15环。雄生殖孔在31-32环沟间;雌孔在36-37环沟间。眼5对,列成弧形。体前端腹面有一前吸盘。食道纵褶6条,颚3片,半圆形,颚齿发达。后端腹面有一后吸盘,碗状,朝向腹面,肛门在其背侧。
      生活于水田及沼泽中。吸人、畜血液。行动敏捷,能作波浪式游泳和尺蠖式移行。春暖时即活跃,6-10月为产卵期,冬季蛰伏。再生力很强,如将其切断饲养,能由断部再生成新体。我国各地均有分布。
4.2 宽体金线蛭
      体长大,略呈纺锤形,扁平,长4-10 cm,宽0.5-2 cm。背面通常暗绿色,具6条细密的黄黑色斑点组成的纵线,背中线1条较深。腹面淡黄色,杂有许多不规则的茶绿色斑点。体环数107。环带明显,占15环。雄生殖孔在33-34环沟间;雌孔在38-39环沟间。眼与日本医蛭同。前吸盘小,颚齿不发达。
      生活于水田、河流、湖沼中。不吸血,吸食水中浮游生物、小形昆虫、软体动物的幼虫及泥面腐殖质等。我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。
4.3 茶色蛭

      又名牛鳖。体较宽体金线蛭略小,呈柳叶形,扁平背部棕绿色,有5条细密的绿黑色斑点组成的纵线;腹面浅黄色,平坦,散布不规则的暗绿色斑点。与宽体金线蛭相似。我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。

5. 活性成分
      水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大分子类化合物,如水蛭素、肝素、组织胺、吻蛭素以及氨基酸等。水蛭素是目前鉴定出的最强的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。相关研究显示水蛭素是一种很容易变性的多肽类成分,只存在于水蛭的唾液腺中。此外,水蛭体内氨基酸含量高、种类多,已提取出来的氨基酸有17种,其中大多是人体必需氨基酸,这些氨基酸直接参与合成各种酶和激素,进而调节代谢平衡。
6. 水蛭养殖
6.1 水质需求 
温度:生长适宜温度为20-30 ℃,28 ℃左右最合适,35 ℃以上水蛭会出现焦躁不安及逃跑现象,少进食,甚至不进食。
pH值:7.5-8.5。
溶解氧:最低溶解氧不得小于4 mg/L,维持在5-12 mg/L左右,最适8 mg/L左右。
透明度:水蛭需要光照,长期无光也会不长,建议保持透明度30-50 cm左右。
氨氮:≤ 0.2 mg/L。
亚硝酸盐:≤ 0.1 mg/L。
6.2 藻相需求
水蛭养殖调水使用绿藻降低透明度,硅藻解决下层及底部溶解氧不足问题。
6.3 不同类型养殖池肥水方案
6.3.1 膜池
第1天:上午解毒培藻素250 g/亩•米,下午藻平衡素200 g/亩•米,藻动力250 g/亩•米
第2天:小球藻5-10 L/亩•米,绿藻定向肥150-500 g/亩•米,硅藻活力素250 g/亩•米(硅藻活力素提前2天泡)
第4天:硅藻定向肥150-250 g/亩•米
若未观察到颜色变化,则需要连续补充小球藻和绿藻定向肥进行肥水。
6.3.2 土塘
第1天:上午解毒培藻素250 g/亩•米,下午藻平衡素200 g/亩•米,藻动力250 g/亩•米,氧化底安200 g/亩•米
第2天:小球藻3-5 L/亩•米,绿藻定向肥50-150 g/亩•米,硅藻活力素250 g/亩•米(硅藻活力素提前2天泡)
第4天:硅藻定向肥50-150 g/亩•米
若未观察到颜色变化,则需要连续补充小球藻和绿藻定向肥进行肥水。
6.3.3 倒挂布
新进水,进水后消毒彻底
第1天:藻平衡素1 g/m3,藻动力0.5-1 g/m3
第2天:小球藻0.5-1 L/m3,绿藻定向肥(营养素)0.5-1 g/m3,硅藻活力素1 g/m3
第4天:小球藻0.5-1 L/m3,绿藻定向肥(营养素)0.5 g/m3,硅藻定向肥0.5 g/m3
第5天:小球藻0.5-1 L/m3,硅藻活力素0.5 g/m3,绿藻定向肥(营养素)0.5 g/m3
第7天:硅藻定向肥0.5 g/m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