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分类
历史文章

常见养殖品种(石斑鱼)

        石斑鱼是石斑鱼科(Epinephelidae)鱼类的总称,隶属于鲈形目(Perciformes)、鲈亚目(Percoidei),是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水性大中型鱼类,种类繁多,全世界约有100种,我国近海分布有40-50种,主要分布于南海、东海,黄渤海也有分布。

1. 形态特征
        石斑鱼身体一般粗壮而侧扁,呈纺锤型。体被细小栉鳞,但常隐埋于皮下。口大,有发达的辅上颌骨,前端有为数不多的犬牙,两侧牙尖细。前鳃盖骨后缘有锯齿,下缘光滑,无明显的倒棘。背鳍鳍棘10~12根,鳍条10~20根。臀鳍鳍棘3根,鳍条7~12根。胸鳍无鳍棘。腹鳍鳍棘1根,鳍条5根。尾鳍圆形、截形或凹型。体色往往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。不同种类的石斑鱼体型差异较大,30%以上的石斑鱼种类体长可达1m以上,超大体型者可超过2m,而体型小者甚至小于20cm。
2. 生活习性
       石斑鱼一般栖息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珊瑚礁、岩礁海域,属底栖性鱼类。幼鱼多在浅水域生长,长大后则移至较深水域。一般为夜行性,夜间觅食,饥饿时有自相残杀现象。石斑鱼属广温广盐性鱼类,在盐度11‰~41‰之间均能存活;生活最适水温为22℃~28℃,水温低于20℃以下时食欲减退,低于6℃、高于35℃时会休克、死亡。
3.养殖现状

        由于石斑鱼具有富含营养、肉质鲜美、低脂肪、高蛋白等特点,其价格昂贵,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。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(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,FAO)2015数据显示,石斑鱼的养殖量逐年增加,从20世纪70年代的30吨/年,至2015年的养殖产量已达到15.5万吨/年。而我国不仅是石斑鱼的消费大国,也是石斑鱼的养殖大国,2015年贡献了世界石斑鱼80%以上的养殖产量。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近年来的数据显示,海南、广东和福建是大陆地区养殖产量最多的三个省份,占据了中国95%以上的石斑鱼养殖产量,其中广东稳居第一,2015年产量达4.2万吨,海南和福建的石斑鱼养殖量相当,均在2.6万吨左右。

       我国目前常见的养殖品种为珍珠龙胆斑,其是以来自台湾的棕点石斑鱼(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)经2代群体选育后为母本,以来自台湾的鞍带石斑鱼(Epinephelus lanceolatus)经2代群体选育后为父本,通过杂交而得到的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新品种。珍珠龙胆斑生长速度快,抗逆性强,养殖成活率高,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好,不易发病。适宜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海水池塘、网箱养殖,同时,也适宜在全国各地具备人工可控温、调盐的室内工厂化养殖。池塘养殖亩产可达1100kg以上,工厂化养殖每立方水体产量可达30kg以上。

4. 石斑鱼池塘调水技术
        养殖前期:石斑鱼没有饱腹感,以吞食为主,所以在养殖前期要少量多次投喂。投喂过多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,投喂过少鱼苗感到饥饿就会去撕咬同类,所以前期肥水以蛋白核小球藻为主,辅助培养水生动物作为天然饵料并且降低透明度使鱼不易争斗。虫转料后需要做好鱼体保健的工作,可以使用生命元素、丁酸梭菌拌料提高免疫力、保护肠道。
        养殖中期:此时鱼过了最佳生长时期,生长速度相对下降,投喂的管理变得更加重要,控制到合理的投喂量可以起到减轻池塘负担的作用。随着养殖的进行,在中期,池塘底部累积的有机质达到了一定量,加之藻类在适宜环境下大量繁殖后死亡老化严重,会对池塘底质、水质造成严重影响,具体表现为:底部溶氧下降,有害病菌滋生;底质、水质酸化并产生有毒有害物质,氨氮亚盐数值飙升;鱼体缺氧,体质虚弱,易被病毒入侵。实践中,可以使用解毒培藻素、超效益菌宝、光合细菌、氧化底安对池塘水体、底质进行全方位改良,改良到达一定程度后补充硅藻活力素以培养底栖硅藻,配合底藻源、藻动力等达到长期养底、护底的效果。

        养殖后期:鱼基本到达上市规格,养殖重点是提高存活率,保持水体稳定,预防各种原因造成应激反应产生亏损。在上市规格下,鱼体耗氧量增加,此时底部溶解氧应保持在7mg/L以上,以保证正常活动和吃食。实践中尽量避免强烈刺激,减少或完全不使用化学药品。可以使用底藻源和藻动力进行维护,提高水体稳定性。使用生命元素和丁酸梭菌,活性酵母等拌料投喂提高鱼体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