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分类
历史文章

常见养殖品种(蟹)

        蟹(学名:crab),是十足目短尾次目的甲壳动物,尤指短尾族的种类(真蟹)。亦包括其它一些类型,如歪尾族的种类约有4700种。其分布见于所有海洋、河流及陆地。蟹的尾部与其它十足目(如虾、龙虾、螯虾)不同,卷曲于胸部下方,背甲通常宽阔。第一对胸足特化为螯足。通常以步行或爬行的方式移动。 普通滨蟹的横行步态为人们所熟悉,亦为多数蟹类的特征。梭子蟹科的种类及其它一些类型,用扁平桨状的附肢游泳,动作灵巧,大钳子很有力。我国蟹的资源十分丰富,蟹有很多种类,大部分蟹类可以食用,其中以长江下游的太湖、高邮湖、阳澄湖出产的大闸蟹为上品。

1. 蟹的种类

       蟹是所有短尾族和歪尾族的通称,世界约4700种,我国约800种,常见的有关公蟹、梭子蟹、溪蟹、招潮蟹、绒螯蟹等属。歪尾次目中的瓷蟹、蝉蟹、拟石蟹、寄居蟹、椰子蟹等属虽也称为蟹,但与短尾次目中真正的蟹类不同。十足目(Decapoda)短尾的甲壳动物,尤指短尾派(Brachyura)的种类,亦包括其它一些类型,如歪尾派(Anomura)的种类(外形及习性可与短尾派相似)。

2. 蟹的特征

       蟹的尾部与其他十足目(如虾、龙虾、螯虾)不同,卷曲于胸部下方,背甲通常宽阔。第一对胸足特化为螯足。

2.1 河蟹(学名中华绒螯蟹)

       属甲壳动物,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,甲壳纲,方蟹科。海水中繁殖,淡水里生长,喜掘穴而居,常匿居于江河、湖池的岸边,或隐藏在石砾、水草丛中。

2.2 石蟹(别名篾蟹、溪蟹)

        淡水和咸淡水产蟹类。即溪蟹,旧称石蟹。甲壳纲,十足目,溪蟹科。栖息溪流旁或溪中石块下。

2.3 青蟹(学名锯缘青蟹)

       青蟹甲壳呈椭圆形,体扁平、无毛,头胸部发达,双螯强有力,后足,形如棹,故有据棹子之称。

2.4 花蟹(远海梭子蟹)

       头胸甲宽约为长的2倍,梭形,表面具粗糙的颗粒,雌性的颗粒较雄性显着;前额具4齿,中间1对额齿较短小,成体的较尖锐,幼体的较圆钝;前侧缘具9尖齿,末齿比前面各齿大得多,向两侧突出。

2.5 梭子蟹(三疣梭子蟹)

       梭子蟹,因头胸甲呈梭子形,故名。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,所以又称“三疣梭子蟹”。

2.6 红蟹(十字蟹)

       头胸甲宽约为长的1.6倍,表面光滑;额具6齿,中央4齿大小相近,外侧齿窄而尖锐;前侧缘具6齿,第一齿平钝,前缘中部内凹,末齿小于其它各齿,但较尖锐而突出。螯脚相当粗壮,左右对称;掌节背面具4棘;长节内侧缘具3锐棘。 头胸甲红棕色,具黄色条纹,而中部前方则有一黄色十字交叉纹。螯脚红色并布有黄色斑纹,二指前端为深啡色。

2.7 面包蟹(馒头蟹、逍遥馒头蟹)

       头胸甲背部甚隆,表面具5条纵列的疣状突起,侧面具软毛;额窄,前缘凹陷,分2齿;眼窝小;前侧缘具颗粒状齿;后侧缘具3齿;后缘中部具1圆钝齿,两侧各具4枚三角形锐齿。螯脚形状不对称,右边的指节较为粗壮,螯脚收缩时则紧贴前额。步脚细长而光滑。雄性腹部呈长条状,第三至五节愈合,节缝可辨,第六节近长方形,第七节锐三角形。雌性腹部呈阔长条形,第六节近长方形,第七节三角形。

2.8 晶莹蟳

       头胸甲光裸无毛,但有细微颗粒及横向行隆线;额具6齿,中央4齿大小相近,外侧齿窄而尖锐;前侧缘具6齿,第一至第五齿逐渐增大,末齿最小,呈刺状。

2.9 三点蟹(红星梭子蟹)

       头胸甲梭状,宽约为长的2倍;头胸甲前部表面具颗粒,后部光滑;前额分4齿,成体刺状,幼体较钝,侧齿比中央齿大,但不较突出;前侧缘具9齿,第一齿比随后的7齿长而锐,而末齿最大,向两侧突出。螯脚的长度略大于头胸甲的宽度,长节前缘具3~4棘;指节很长。最后的步脚表面具软毛,后部表面光滑无刺。头胸甲、螯脚为绿黄色,头胸甲后部有3个圆形镶白边红色斑点;螫脚可动指有红色标记;步脚则大致为淡蓝色。

2.10 旭蟹

       长象怪异,像虾又像蟹。在台湾,以澎湖产量最多,壳薄肉多,味道鲜美.由于习惯躲在两侧岩礁,中间沙沟地带,只露出橘红色的额头,如旭日东升而得名。

3. 我国常见品种

3.1 长江蟹

       学名中华绒螯蟹,中华绒螯蟹是一种经济蟹类,又称河蟹、毛蟹、清水蟹、大闸蟹。为中国久负盛名的美食。其螯足用于取食和抗敌,掌部内外缘密生绒毛,绒螯蟹因此而得名。杂食性动物,鱼、虾、螺、蚌、蠕虫、蚯蚓、昆虫及其幼虫等均可作为大闸蟹的动物性饵料。中华绒螯蟹广泛分布于长江、瓯江、辽河等水系,其中以长江水系产量最大,口感极其鲜美。

3.2 高邮湖大闸蟹

       2015年6月6日高邮湖大闸蟹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、是高邮市的特色水产品之一。高邮湖大闸蟹早在北宋年代就很有名气了。高邮湖水域宽阔、水质优良,生态环境得天独厚,水生物产丰富,尤以高邮湖大闸蟹闻名遐迩,早在北宋年间就已成为皇家贡品之一。

3.3 阳澄湖大闸蟹

       此蟹产于苏州市区的东北,跨苏州市区、工业园区、昆山市及常熟市,是江苏省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,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名产。阳澄湖湖水大闸蟹,个大体肥,一般三只重500克,大者只重260克以上,最大者可达480克,越大越稀少,每年的9月至12月是食蟹的季节,尤以11月最佳。青背白肚金爪黄毛,十肢矫健,蟹肉丰满,营养丰富。自古以来,阳澄湖大闸蟹即令无数食客为之倾倒。章太炎夫人汤国黎女士有诗曰:“不是阳澄蟹味好,此生何必住苏州!”

3.4 天津紫蟹

       属中华绒蟹的一种,体小,仅有一颗大衣纽扣大小。揭开蟹盖,蟹黄呈猪肝紫色,煮熟后变成橘红色,味极鲜美。紫蟹都产在寒风凛冽的冬季,因此,常常用于什锦火锅。

3.5 莱州大蟹

       此蟹是掖县的著名特产。因掖县古时是莱州府的所在地,因此,莱州大蟹之名便流传至今。莱州大蟹的背面有三个隆起部分,前侧缘各有9个锯齿,最后一齿特别长,形似梭子,故俗称“三疣 梭子蟹”。这种蟹个大味鲜,肉质细嫩。雌蟹最大的重达0.75公斤。雌蟹的卵块,雄蟹的脂膏,螯里雪白粉嫩的肌肉以及大蟹后腿上的肉,吃起来更是鲜美可口,令人回味无穷。

3.6 梭子蟹

        辽宁兴城梭子蟹,此蟹肉色洁白,肉质细嫩,膏似凝脂,味道鲜美,为海蟹之上品。

3.7 南湖蟹

       此蟹产于浙江省的杭、嘉、湖水网地带,素以个体肥大,肉质鲜美而著称。 这里的湖蟹,过去都是靠自然繁殖,每年到汛期捕捉上市。已开始人工繁殖和放养,并获得了一定成果。

3.8 炎亭江蟹

       此蟹为浙江苍南县炎亭的著名水产,素以个大味鲜而蜚声国内外市场。炎亭,位于敖江出海处,是寒暖流交汇地,饵料丰富,是江蟹得天独厚的繁殖场所,故盛产江蟹。这里的江蟹,产量大,质量好,一般个重250克~300克,大的有500多克,且体肥肉满。

3.9 潮汕赤蟹

       此蟹即潮汕膏蟹,学名叫锯缘青蟹,为广东潮汕的著名海产。膏蟹就是卵巢最丰满的雌蟹;已受精但卵巢不太饱满的雌蟹称“母”:略微饱满的叫“花蟹”;而雄蟹只供炒用,与未受精的母蟹统称“肉蟹”。捕自海中的雌蟹,卵巢饱满的不多,要进行人工育肥,使之成为“膏蟹”。养殖好的膏蟹,腿粗肉满,膏满脂丰,清蒸之后,鲜美异常,营养价值甚高。

3.10 微山湖醉蟹

       此蟹为山东传统名食,已有200多年的历史。这种醉蟹是用微山湖所产的鲜蟹及多种调料精制而成。渍好的醉蟹,仍栩栩如生,色、形仍如活蟹。揭开蟹盖,蟹肉雪白,蟹黄鲜红,入口酒香浓郁,鲜美异常,风味独特,是严冬宴席上的珍品。

3.11 中庄醉蟹

       此蟹为江苏兴化县的传统名产,历史悠久。因最早制作此蟹而又做得最好的为兴化县中堡庄一带,故人称“ 中庄醉蟹”。这种醉蟹,色如鲜蟹,放在盘中,栩栩如生;其肉质细嫩,味道鲜美,且酒香浓郁,香中带甜,营养丰富。当地民间制作醉蟹的方法很多,但基本工艺大同小异。一般专业化生产多采取封缸浸泡法,要经选料、浸养、干放、去绒毛、灌料、封缸、装坛、封口等工序。人称“不见庐山空负目”,又说“不食醉蟹空负腹”。

3.12 屯溪醉蟹

       此蟹是安徽屯溪地区的著名特产,已有140多年的历史。 屯溪醉蟹个体完整,色泽青中泛黄,肉质细嫩,味极鲜美,酒香浓郁,回味甘甜,为宴上珍品。密封好的醉蟹,可保存两个月而不变质。

3.13 芷寮蟹

       此蟹产于广东吴川县吴扬乡芷寮村,为蟹中上品,驰名中外。 芷寮蟹之所以有名,主要是因为这种螃蟹的肉质极其鲜美,并有特有的“顶角膏”。打开 芷寮蟹的蟹壳,可见一层蛋黄色的蟹膏覆盖在雪白的蟹肉上。煮熟后,蟹肉雪白,蟹膏金黄,入口,鲜美嫩滑,回味无穷。秋后之蟹,不但长得肥大,硬壳底下还会长出一层软壳,不但蟹肉蟹黄味美可口,那层软壳更脍炙入口,令人百吃不厌。

3.14 盘锦河蟹

       盘锦河蟹,学名中华绒螯蟹,北方称河蟹,南方俗称大闸蟹,属节肢动物门,甲壳纲,十足目,爬行亚目,短尾族,方蟹科,绒螯蟹属,是我国著名的淡水蟹,在我国蟹类中产量最多。盘锦市盘山县是中国最大的河蟹产地,素有“蟹都”之称,这与盘锦的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。盘锦河蟹的生长特点是:海水里生,淡水里长。盘锦面临渤海的辽东湾,有广阔的海域、充足的海水,使河蟹得以“生”。同时,内陆充足的淡水资源和丰茂的水草,又使河蟹得以“长”。盘锦素有辽宁“南大荒”之美誉,境内沼泽河滩坑塘星罗棋布,大小河流交错纵横,苇塘数百万亩连片。更为重要的地理条件是,盘锦市境内有中小河流二十多条,条条与渤海相通,使河蟹“生和长”的回游畅通无阻。

3.15 三门青蟹

       三门青蟹,学名为锯缘青蟹,俗称蝤蛑,产自浙江中部沿海的三门湾畔。适温范围7-37 ℃,盐度2.6-55‰,肉食性营穴居,昼伏夜出。三门青蟹种质资源纯正,生长环境优越,肉质细嫩,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美容功效,先后荣获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”、“中国有机产品”、“中国著名品牌”、“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”等多个奖项,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。2006年,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三门青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

4. 分布范围

4.1 热带浅海地

       多数蟹为海生,以热带浅海种类最多。如蛙蟹科、馒头蟹科、玉蟹科、梭子蟹科、扇蟹科主要生活在沿岸带;方蟹科、沙蟹科生活在广阔的潮间带。

4.2 附着生存

       极少数如漂泊蟹和弓腿蟹能附着在木材或其他漂浮物上生活。也有不少种类与其他动物营共栖生活,如绵蟹科,关公蟹科。许多种如豆蟹常潜入一些软体动物的外套腔中、或多毛类的管道中共栖。珊隐蟹科却生活在造礁珊瑚形成的囊中,雌蟹成体交配后终生被禁锢在囊内,孵化出的幼体可通过未关闭的小孔逸出。

4.3 淡水及陆地

       小部分蟹类完全在淡水中生长繁殖,它们多栖息于山区溪流的石块下。还有少数蟹类如地蟹能适应陆地生活,穴居于潮湿的泥洞中,繁殖时期则迁移下海。

5. 蟹的养殖

5.1 水质需求

       溶解氧:底部溶氧充足,最好在5-12mg/L,低于5 mg/L则会影响生长,在2 mg/L以下便会出现河蟹死亡。

pH值:pH值应保持在7-9,最适宜pH值为7.5-8.8

氨氮:≤ 0.2 mg/L

亚硝酸盐:≤ 0.1 mg/L

总碱度:150-250 ppm

总硬度:350-500 ppm

氧化还原电位:200 mV以上为宜

透明度:螃蟹塘调水对于透明度有较高的要求,遵循“前浅、中深、后稳”的原则。水深0.6-1.2 m,透明度50 cm左右

温度:当水温在6 ℃ 以上时螃蟹开始觅食,15 ℃ 以上开始脱壳生长。24-28 ℃ 为生长的最佳水温

5.2 藻相需求

硅藻为主:硅藻透明度偏高,广温4-35 ℃,广盐,捕光能力强,阴天下雨也可以用。
绿藻为辅:小球藻的水色透明度偏低,升温后适量补充,可一定遮光,控制水草疯长,调节水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