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分类
历史文章

桡足类生物学与水产应用

        桡足类,隶属于节肢动物门、甲壳纲、桡足亚纲。为小型甲壳动物,体长<3mm,营浮游与寄生生活,分布于海洋、淡水或半咸水中。桡足类活动迅速、世代周期相对较长,在水产养殖上的饵料意义不如轮虫和枝角类。

1. 形态特征

       体纵长且分节,体节数不超过11节,头部1节、胸部5节、腹部5节。头部有一眼点、两对触角、三对口器。胸部具5对胸足,前四对构造相同,双肢型,第五对常退化,两性有异。腹部无附肢,末端具一对尾叉,其后具数根羽状刚毛。雌性腹部常带卵囊。变态发育,即有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。无节幼体呈卵圆形,背腹略扁平,身体不分节,前端有1个暗红色的单眼,附肢3对,即第一、二触角,大颚,身体末端有一对尾触毛。桡足幼体经第1-5桡足幼体阶段后发育为成体。

2. 生活史

       桡足类在发育中经历两个过程,分别为无节幼体阶段和桡足幼体阶段。以镖水蚤为例。

2.1 无节幼体

      呈卵圆形,背腹略扁平,身体不分节,前端有1个暗红色的单眼,附肢3对,即第一、二触角,大颚,身体末端有1对尾触毛,此称第一龄无节幼体,也叫六肢幼体。到第二龄,身体末端分叉。第三龄出现第一小颚的原基,其上具1刺。末端具2对尾触毛。第四龄的第一小颚已发达。第五龄出现第二小颚,末端的尾触毛增至3对。第六龄已出现第一颚足及前2对胸足的原基。六龄后的无节幼体,随体形渐次拉长,体节数也相继增加,附肢上的刚毛数增多,发育成桡足幼体。

2.2 桡足幼体

      第一桡足幼体共6节,计前体部5节,后体部1节,第三胸足的原基出现,尾又有5对刚毛。第二桡足幼体分7节,即前体部6节,后体部1节,胸足4对,尾刚毛6对。第三桡足幼体分8节,即后体部增至2节,游泳足5对。第四桡足幼体分9节,后体部变为3节。第五桡足幼体分10节,其后体部雄性4节,雌性仍保持3节。最后蜕皮一次,即变为成体。雄性腹部增至5节,雌性出现受精囊,此后一般不再蜕皮。

3. 分类

      自由生活的桡足类主要隶属哲水蚤目、剑水蚤目和猛水蚤目。
3.1 哲水蚤目

      头胸部显著大于腹部。胸腹之间为可动关节。头部与第一胸节及第4、5胸节常愈合。腹部♀4节,♂5节。♀生殖节大,腹面有一对生殖孔。♂只有一个,位于左侧。第一触角长,22-25节,♀左右对称,♂右侧变为执握肢。♀第5胸足与前4对不同,退化或全缺。尾叉刚毛5根(4根羽状刚毛)。共分8个科。

3.2 剑水蚤目

        剑水蚤类分布于海洋或淡水。雌性腹部分 4节,雄性分5节。生殖节上常有1对简单的附肢,多数具 2个生殖孔。头胸部粗大,呈卵圆形,腹部细小。第1胸节常与头部愈合,最末胸节常与腹部第1节结合,活动关节在第4、5胸节之间。剑水蚤目腹部最末1节称肛节,肛节后缘为尾叉。第1触角由6~17节组成,雄性左右触角相同,特化为执握肢,中部各节比雌性的膨大,末部形成1长节。第2触角的外肢在幼体阶段很发达,到成体时消失,仅为单枝型,多数分3~4节。大颚的内肢分2节,外肢分4节,大颚触须退化或为小突起。第1小颚退化。第2小颚较为发达。颚足退化。各胸足同形。内部构造没有心脏和血管。中枢神经节集结成较粗大的咽神经环。输精管成对。

3.3 猛水蚤目

        体形多样,呈圆筒形、卵圆形或梨形。胸足均同形。活动关节位于第六胸节末,其他各节间也能自由屈伸活动。猛水蚤类雌性腹部由4或5节组成,雄性分5节,生殖节后末角常具1对简单的附肢,雌性在该节腹面有1对排卵孔,节后末角常具1对简单的附肢,雌性在该节腹面有1对排卵孔,雄性在该节腹面左侧具1生殖孔。腹部最末1节称为肛节,肛节的后缘为尾叉,尾叉末端具若干刚毛。第1触角一般很短,由4~10节组成。雄性第1触角左右相同,通常第4~6节较为膨大,有时可作为执握器用。第2触角在海洋种类的内肢分3节,外肢分7节,在淡水种类的内肢分2节,外肢分1~3节,有的种类外肢节消失,仅留刚毛。大颚呈双支型,内外肢各分1~3节,大颚触须退化或保存,呈双支或单支。第1小颚退化,第2小颚在海洋种类较发达,在淡水种类较退化。颚足呈爪状或叶状,有些种类完全消失。胸足均同形。内部构造没有心脏和血管,只有一根输精管。

4. 生态分布

       海洋、湖泊、水库、池塘、稻田沼泽、内陆盐水,井水、泉水、岩洞等地下水,以及苔藓植物丛中。河流等流水水域桡足类的数量十分贫乏;而在湖泊、池塘等静水水域,特别是富养型水体桡足类的数量十分丰富。

4.1 哲水蚤的分布

        营浮游性生活,通常生活于湖泊的敞水带、河口及塘堰中。

4.2 猛水蚤的分布

        营底栖生活,它们栖息于除敞水带以外的各类水域中,如湖泊、塘堰、沼泽的沿岸带,河流的泥沙间等。

4.3 剑水蚤的分布

        介乎于上述两大类之间,栖息环境亦多种多样。

5. 水产应用

5.1 饵料

        桡足类是各种经济鱼类,如鳙、鲱、鲐和各种幼鱼、须鲸类的重要饵料。如欧洲北海鲱的产量与桡足类,尤其是哲水蚤的数量与分布密切相关。

5.2 渔场的标志

       有些鱼类专门捕食桡足类,所以桡足类的分布和鱼群的洄游路线密切相关。因此,桡足类可作为寻找渔场的标志。